博闻强识的意思 博闻强识的读音和出处

  • wén
  • qiáng
  • zhì
成语名称:
博闻强识
成语拼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成语解释: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成语例句: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强,不能读作“jiànɡ”。
繁体字形:
博聞強識
英文翻译: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成语故事:
博闻强识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博闻强识”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见闻 学识 广博 记忆力 博闻强志
更多含义:
“博闻强识”强调知识广博且记忆力强,侧重对所见所闻的牢固掌握,如《礼记》中“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见多识广”突出阅历丰富,多指实践经验的积累,“学富五车”形容读书极多,知识储备量大,“才高八斗”专指才华卓越,尤以文采见长,“满腹经纶”强调治国安邦的谋略能力,“博古通今”则指贯通历史与当代的学识,这些词语虽都涉及知识或才能,但“博闻强识”更凸显记忆与涉猎的广度深度结合,而其他词或偏重实践,或强调才华,或专指某类知识。

“博闻强识”的单字解释

】:1.(量)多;丰富:渊博。地大物博。博而不精。2.通晓:博古通今。3.大:宽衣博带。4.姓。5.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以博欢心。6.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博徒。博局。
】: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博闻强识”的反义词

“博闻强识”的近义词

“博闻强识”的相关成语

“博闻强识”的关联成语

“博闻强识”造句

李教授是个博闻强识的人。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博闻强识4级智力4可学看技巧书能获得额吐矣闽技巧点,看杂志的效不雅观持续时刻加倍。

奥斯卡:主食部分,热情友好又博闻强识的服务生为我推荐了扒三文鱼配土豆泥和香葱柠檬黄油汁。

家芸小姐真是博闻强识,对这等野史也了若指掌。

太傅不但一身武学修为高深,而且博闻强识,见识广博,或许太傅会知道的。

杂学宗弟子,本来就以‘博闻强识’著称,你也可以多选一些功法武技。

* 博闻强识的意思 博闻强识的成语解释 博闻强识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