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诵心惟的意思 口诵心惟的读音和出处

  • kǒu
  • sòng
  • xīn
  • wéi
成语名称:
口诵心惟
成语拼音:
[kǒu sòng xīn wéi]
成语解释:
诵:朗读;惟:思考。口中朗诵,心里思考。
成语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成语例句:
读书时要做到口诵心惟才会有收获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口誦心惟
英文翻译:
while pondering its mean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口诵心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韩愈的成语 K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思考 朗诵
更多含义:
“口诵心惟”强调诵读与思考同步进行,指在朗读时深入理解内容,常见于学习场景,如朱熹所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核心是口脑并用,与其他词语有明显区别。“熟读精思”侧重反复阅读与细致分析,过程更漫长,强调积累后的领悟。“融会贯通”指将知识整合并灵活运用,层次高于单纯的理解,需建立在“口诵心惟”的基础之上。“死记硬背”则完全脱离思考,仅依靠机械重复记忆,与“口诵心惟”形成对立。“念念有词”多描述无意识重复言语的状态,常见于宗教或迷信活动,缺乏主动思考的成分。“心领神会”强调无需言语的默契理解,与“口诵心惟”的外显行为形成对比。“过目成诵”突出记忆天赋,侧重速记能力而非理解深度。这些词语中,“口诵心惟”独特之处在于将诵读行为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兼顾输入与内化两个层面。

“口诵心惟”的单字解释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诵。诵诗。2.背诵:过目成诵。3.述说:传诵。称诵。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1.同“”。2.思想;思考:思惟(现在通常写作思维)。3.文言助词。常用在年、月、日之前:惟八月既望。

“口诵心惟”的近义词

“口诵心惟”的相关成语

“口诵心惟”的关联成语

* 口诵心惟的意思 口诵心惟的成语解释 口诵心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