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忍泣的意思 吞声忍泣的读音和出处

  • tūn
  • shēng
  • rěn
成语名称:
吞声忍泣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成语解释: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默默承受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吞声忍泣
英文翻译:
Swallowing and sobb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吞声忍泣”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吞声 有话 不敢说 出来 入口 不敢哭出声 形容 无声 悲泣
更多含义:
“吞声忍泣”指强忍哭泣,不敢发出声音,强调压抑悲伤情绪,多用于个人内心痛苦,如“她吞声忍泣,独自承受离别之痛”,“忍气吞声”则侧重忍受外界欺压或委屈,不敢反抗,如“面对不公,他只能忍气吞声”,“饮泣吞声”与“吞声忍泣”含义相近,但更突出无声流泪的状态,如“饮泣吞声至天明”。 “强颜欢笑”强调勉强装出笑容,掩饰真实情绪,如“她强颜欢笑,不让家人担心”,“含垢忍辱”指忍受耻辱,对象常为重大屈辱或长期磨难,如“含垢忍辱十年,终得昭雪”,“忍辱负重”则突出为责任而忍耐,如“将军忍辱负重,等待反击时机”。这些词语虽都表达隐忍,但“吞声忍泣”更聚焦于压抑哭泣本身,情感指向明确,而其他词汇或侧重外在压力,或强调长期屈辱,或关联具体目标,语境与情感层次存在差异。

“吞声忍泣”的单字解释

】:1.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2.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1.忍耐;忍受:忍痛。2.狠心;硬着心肠:忍心。残忍。
】:1.小声哭:暗泣。哭泣。泣不成声。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

“吞声忍泣”的近义词

“吞声忍泣”的相关成语

“吞声忍泣”的关联成语

* 吞声忍泣的意思 吞声忍泣的成语解释 吞声忍泣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