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简内明的意思 外简内明的读音和出处

  • wài
  • jiǎn
  • nèi
  • míng
成语名称:
外简内明
成语拼音:
[wài jiǎn nèi míng]
成语解释:
谓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外簡内明
英文翻译:
Simple and clea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外简内明”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表面 简易 内心 明察
更多含义:
“外简内明”强调外在简洁朴素,内在清晰明达,多用于形容人处事低调但心中有数,或事物设计简约却功能明确,如“他外简内明,做事从不张扬但条理清晰”,与“大智若愚”相比,后者侧重智慧隐藏于愚钝外表之下,如“大智若愚者常以憨态掩锋芒”,“外简内明”更突出内外风格的互补性而非智慧的伪装,与“外柔内刚”相比,后者特指外表柔和、内在刚强的性格特质,如“她外柔内刚,遇事果决”,而“外简内明”涵盖范围更广,可指人、事、物的整体特征,与“表里如一”相反,后者强调内外一致,如“表里如一者言行坦荡”,而“外简内明”则通过内外反差凸显内在价值,此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为贬义,与“外简内明”形成对立,前者批判华而不实,后者赞赏简而不凡。

“外简内明”的单字解释

】:1.外边;外边的。与“内”“里”相对:门外。外表。2.关系疏远的;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人。外乡。3.指外国:对外贸易。外侨。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号。5.称母亲、姐妹、女儿的亲属:外祖母。外甥。外孙。
】: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nèi]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收入;接受。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外简内明”的相关成语

“外简内明”的关联成语

* 外简内明的意思 外简内明的成语解释 外简内明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