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响而应的意思 如响而应的读音和出处

  • xiǎng
  • ér
  • yìng
成语名称:
如响而应
成语拼音:
[rú xiǎng ér yìng]
成语解释:
响:回声;应:反应。比喻反应迅速,回声很大
成语出处:
成语例句:
他的报告如响而应,反应强烈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回声很大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如響而應
英文翻译:
If it rings, it shoul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如响而应”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R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回声 比喻 迅速 很大
更多含义:
“如响而应”强调反应迅速且必然发生,如同回声紧随声响,侧重因果关系或自然规律,如描述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一呼百应”侧重响应者众多,突出号召力或群体效应,常用于社会动员,“立竿见影”强调效果立即显现,多用于具体措施或方法见效快,不涉及因果关系,“心有灵犀”侧重双方默契,无需语言便能理解,多用于形容人际情感或思维同步,而“如影随形”则强调紧随不离的状态,既可指物理层面的跟随,也可指抽象层面的关联,如习惯与人的关系,这些词语虽都涉及“关联性”,但侧重点各不相同,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

“如响而应”的单字解释

】: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1.回声:响应。影响。如响斯应(比喻反应迅速)。2.发出声音:钟响了。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3.使发出声音:响枪。响锣。4.响亮:炮声真响。5.声音:声响。你听见响儿了吗?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yìng]1.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答应。喊他不应。应承。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3.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4.对待:应付。应变。应酬。[yīng]1.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应有尽有。2.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3.姓。

“如响而应”的近义词

“如响而应”的相关成语

“如响而应”的关联成语

* 如响而应的意思 如响而应的成语解释 如响而应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