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的意思 如履薄冰的读音和出处

  • bīng
成语名称:
如履薄冰
成语拼音:
[rú lǚ bó bīng]
成语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成语例句:
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情的危机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履,不能读作“fù”;薄,不能读作“báo”。
繁体字形:
如履薄冰
英文翻译:
to be very careful
成语故事:
如履薄冰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如履薄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冰的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成语关注:
踩着 薄薄 比喻 危险 境地 提心吊胆
更多含义:
“如履薄冰”强调身处危险环境时极度谨慎的心理状态,常用来形容面对潜在风险时的紧张感,如处理复杂事务或人际关系,其意象源于薄冰易裂的直观危险。类似成语“战战兢兢”侧重内心恐惧导致的肢体颤抖,多用于描述因压力产生的生理反应,如面临重大考验时的表现。“临深履薄”与之含义最接近,但书面色彩更浓,多用于正式场合的告诫。“小心翼翼”适用范围更广,既可指具体动作的谨慎,也可指态度的认真,不必然带有危险语境。“谨小慎微”则带有贬义,常批评过分保守的行为方式。“步步为营”侧重策略性防备,强调有计划地推进,与“如履薄冰”被动防范的性质不同。“胆战心惊”纯粹描述恐惧情绪,不包含谨慎行事的内涵。这些词语的核心差异在于危险程度、心理状态与行为方式的侧重,以及褒贬色彩的区别。

“如履薄冰”的单字解释

】: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báo]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薄片。2.淡:酒味薄。3.(感情)冷淡:待他不薄。4.不肥沃:薄田。[bó]1.微;少;弱:薄技。薄产。单薄。2.不厚道;不庄重:刻薄。轻薄。3.看不起;慢待:鄙薄。厚此薄彼。4.迫近;靠近:日薄西山。[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对生,茎、叶有清香味,为清凉解表药,也可提炼出芳香化合物(用于食品、日用品等)。
】:1.水在0℃或0℃以下凝结成的固体:湖里结冰了。2.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冰腿了。3.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或放在冰箱里使凉:把汽水冰上。4.像冰的东西:冰片。冰糖。干冰。5.姓。

“如履薄冰”的反义词

“如履薄冰”的近义词

“如履薄冰”的相关成语

“如履薄冰”的关联成语

“如履薄冰”造句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财政干部要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之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之心对待自己的职责。

他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

古人云,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忽视安全,如履薄冰。一时侥辛,终酿大祸。生产再忙,安全不忘。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原来,挚交之间要热度如细水长流,沿途也得如履薄冰

自从接受这一重任,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丝毫不敢大意。

* 如履薄冰的意思 如履薄冰的成语解释 如履薄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