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无惊的意思 宠辱无惊的读音和出处

  • chǒng
  • jīng
成语名称:
宠辱无惊
成语拼音:
[chǒng rǔ wú jīng]
成语解释:
宠:宠爱;辱:羞辱。受宠受辱都不感到惊讶、无动于衷。指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
成语例句: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叔宝也是个宠辱无惊的豪杰,到此时也容纳不住。”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寵辱無驚
英文翻译:
Flatter and disgrace without fea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宠辱无惊”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宠爱 羞辱 受辱 感到 无动于衷 个人 得失 置之度外
更多含义:
“宠辱无惊”强调无论受宠或受辱都保持内心平静,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重点在于超脱个人得失,体现淡泊心态,与“宠辱不惊”含义相近,但后者更常用,前者偏重书面表达,“处变不惊”侧重面对突发变故时的沉稳反应,强调应对能力而非情绪控制,“泰然自若”突出外在神态的从容,常与具体行为关联,如危机中保持仪态,“镇定自若”与之类似,但更强调心理层面的冷静,“心如止水”泛指内心毫无波澜,适用范围更广,不特指荣辱场景,“淡泊明志”则偏向表达对名利的漠视,强调志向高洁而非情绪稳定,这些词语或指向外在表现,或侧重内在修养,或限定具体情境,而“宠辱无惊”专攻个人荣辱范畴的心理境界,更具哲学思辨色彩。

“宠辱无惊”的单字解释

】:1.宠爱;偏爱:得宠。别把孩子宠坏了。2.姓。
】:1.耻辱(跟“荣”相对):羞辱。屈辱。奇耻大辱。2.使受耻辱;侮辱:折辱。辱骂。丧权辱国。3.玷辱:辱没。辱命。4.谦辞,表示承蒙:辱临。辱承指教。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宠辱无惊”的近义词

“宠辱无惊”的相关成语

“宠辱无惊”的关联成语

* 宠辱无惊的意思 宠辱无惊的成语解释 宠辱无惊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