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眼澒耳的意思 嵬眼澒耳的读音和出处

  • wéi
  • yǎn
  • xiāng
  • ěr
成语名称:
嵬眼澒耳
成语拼音:
[wéi yǎn xiāng ěr]
成语解释:
“嵬”念wéi。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成语出处: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虚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钟鼓乐。”
成语例句: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五卷:“斑马等赋所以令人嵬眼澒耳,政由时出奇字衬贴之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嵬眼眼耳
英文翻译:
Weiyanshu ea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嵬眼澒耳”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wéi 犹言 动人 观听
更多含义:
“嵬眼澒耳”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意境和使用范围,该词原指山势高峻,水声浩荡,后引申为形容景象或文辞雄奇壮丽,具有震撼力,但其语义侧重自然景观的宏伟与感官冲击,且使用场景较为书面化,生僻性较高。相比之下,“惊心动魄”强调事件或情节对人内心的强烈震撼,多用于描述危险、紧张的场景,如“惊心动魄的冒险”。“波澜壮阔”侧重动态的宏大场面,常用于比喻事业、历史或艺术作品的规模与气势,如“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气势磅礴”则突出事物的雄伟力量与恢宏气魄,适用范围更广,如“气势磅礴的瀑布”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而“鬼斧神工”专指技艺或自然造化的精妙绝伦,如“鬼斧神工的石雕”,与“嵬眼澒耳”的感官震撼不同,更强调技艺或形态的不可思议。总体而言,“嵬眼澒耳”在语境中更偏向文学化表达,其他成语则因具体侧重点不同,适用场景更为多样。

“嵬眼澒耳”的单字解释

】:高大耸立:嵬然。嵬嵬。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hòng]〔澒洞(tóng)〕弥漫无边,如“运清浊之澒洞(tóng)兮,正重沓而并起。”[gǒng]古同“”,水银。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嵬眼澒耳”的近义词

“嵬眼澒耳”的相关成语

“嵬眼澒耳”的关联成语

* 嵬眼澒耳的意思 嵬眼澒耳的成语解释 嵬眼澒耳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