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三昧的意思 得其三昧的读音和出处

  • sān
  • mèi
成语名称:
得其三昧
成语拼音:
[dé qí sān mèi]
成语解释: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成语出处: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成语例句:
只要你慢慢揣摩,自能得其三昧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借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得其三昧
英文翻译:
Take advantage of the thre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得其三昧”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动宾式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专注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三昧 排除 杂念 心神 平静 专心致志 达到 引申 诀窍 精义 方面 造诣 深湛 熟知
更多含义:
“得其三昧”源自佛教用语,“三昧”指修行达到的专注境界,后引申为掌握事物精髓或诀窍,强调对核心要义的透彻领悟,如“得其三昧”多用于学问、艺术等领域,突出深层次理解,“登堂入室”侧重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的阶段性提升,“炉火纯青”强调技艺纯熟至完美境界,不突出对原理的掌握,“入木三分”原指笔力遒劲,后形容分析深刻,但侧重观察或表达的犀利精准,而非对本质的参悟,“融会贯通”强调综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体系,与“得其三昧”的专精不同,“心领神会”则指无需明言而自然理解,偏重直觉感悟。

“得其三昧”的单字解释

】:[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得其三昧”的相关成语

“得其三昧”的关联成语

“得其三昧”造句

看来,铁岭的有些“十佳公安民警”早已得其三昧了。

楼市需求,求要得其法,求要得其三昧,求人不如求己。

而面前修身洁行、得其三昧的僧侣或许通幽洞微,岂不是一位极好的倾诉对象。

若人人得其三昧,则兹世不可不清明也。

阅读伟林的这本《借问英雄何处》,只需落尽尘埃,还原赤子之心,便可得其三昧

当年*席作“长夜难明赤县天”句,而柳亚子先生一晚数和之,不能得其三昧,那也并不主要基于两人才华高下,而在气度胸襟之分。

有论者认为,钟国康之书法、篆刻师法吴昌硕,心慕手追,得其三昧,几可乱真。

* 得其三昧的意思 得其三昧的成语解释 得其三昧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