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瘝一体的意思 恫瘝一体的读音和出处

  • tōng
  • guān
成语名称:
恫瘝一体
成语拼音:
[tōng guān yī tǐ]
成语解释:
恫瘝:病痛,疾苦。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成语出处:
太平天国·黄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论》:“恫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恫瘝一軆
英文翻译:
To intimidate the bod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恫瘝一体”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一的成语 紧缩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病痛 民间 疾苦 感同身受 看作
更多含义:
“恫瘝一体”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点和使用场景不同,“恫瘝一体”出自《尚书》,原指统治者将百姓疾苦视为自身病痛,强调感同身受的责任感,多用于形容上位者对民众的深切关怀,体现仁政思想,如“恫瘝在身”即表达此意,与“同舟共济”相比,后者侧重共同面对困难时的互助合作,强调团结而非单方面的责任,“休戚与共”则突出福祸共享的紧密联系,常用于形容集体或个体间的依存关系,情感色彩更浓,而“唇亡齿寒”强调利害关系的高度关联,多用于政治或战略语境,突出客观利害而非主观情感,此外,“恫瘝一体”在当代使用较少,更具古典色彩,而类似词语如“民胞物与”“视民如伤”等虽也表达关怀民众,但侧重道德境界而非具体行动。

“恫瘝一体”的单字解释

】:[dòng]恐惧;吓唬:恫恐。恫吓。[tōng]哀痛;痛苦。
】:病;痛苦:恫(tōng)瘝在抱。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恫瘝一体”的相关成语

“恫瘝一体”的关联成语

* 恫瘝一体的意思 恫瘝一体的成语解释 恫瘝一体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