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填膺的意思 悲愤填膺的读音和出处

  • bēi
  • fèn
  • tián
  • yīng
成语名称:
悲愤填膺
成语拼音:
[bēi fèn tián yīng]
成语解释: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成语出处:
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成语例句:
曹植听了这个题目,不禁悲愤填膺。(羽人《文化五千年 文坛三杰——曹氏父子》)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仁人志士的正义之举,含褒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填,不能读作“tiān”。
繁体字形:
悲憤填膺
英文翻译:
be filled with grief and indign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悲愤填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愤怒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充填 塞满 充满 胸膛
更多含义:
“悲愤填膺”与其他情感类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情感成分及侧重点不同,“悲愤填膺”强调悲痛与愤怒交织的复杂情绪,且情感积聚于胸难以宣泄,如“他得知亲人被害,悲愤填膺,几欲昏厥”,而“义愤填膺”侧重因正义感产生的愤怒,不含悲伤,如“众人对暴行义愤填膺”,“怒火中烧”仅指愤怒情绪强烈,无悲痛成分,如“他被诬陷后怒火中烧”,“痛心疾首”强调悔恨与悲伤的极致,如“他对自己犯错痛心疾首”,“愤愤不平”则强调因不公产生的持续怨气,如“他对分配结果愤愤不平”,此外,“悲不自胜”仅强调悲伤过度,“怒发冲冠”仅强调愤怒外显,因此,“悲愤填膺”在情感复合性及内在压抑感上具有独特性。

“悲愤填膺”的单字解释

】:1.伤心:悲喜交集。2.怜悯:慈悲。3.悲壮:悲歌。
】: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tián]1.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填塞。填补。填充。填空(kòng)。义愤填膺。2.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填表。填词。3.形容声音巨大:填然。[zhèn]古同“”,使安定。
】:1.胸:义愤填膺。2.接受;承受:荣膺战斗英雄称号。3.伐;打击:膺惩。

“悲愤填膺”的近义词

“悲愤填膺”的相关成语

“悲愤填膺”的关联成语

“悲愤填膺”造句

听了使馆被炸的消息,学生们悲愤填膺

听到小强被歹徒打伤的消息后,师生们悲愤填膺,强烈要求司法机关严惩打人凶手。

日寇占我沈阳的消息传来,爱国同胞无不悲愤填膺!

1840年**战争爆发,由于战事的失利,魏源悲愤填膺,爱国心切,于1841年3月,愤然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幕府,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

剩下的几个兵卒见将军惨死,个个都是悲愤填膺,情知今日必死无疑,都怒号着要做最后的殊死搏斗。

看这里的人都悲愤填膺、伤痛欲绝,赵威龙稍加寻问,就知道了事情真相,他二话不说,往回奔去。

吕洞宾悲愤填膺,全身功力毫无保留尽聚双脚,七夕剑气如轮狂转,将脚下的土黄色气团斩得溃不成军。

人们震惊地拥到院里观看,面对横遭摧残的国宝,无不悲愤填膺

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无不悲愤填膺

看到这里,看到这文字间透露出的那种悲凉凄愤之意,徐泽想起陶晓那个可怜的女生,竟然遭此惨剧,却气得是发指眦裂,为陶晓悲愤填膺

* 悲愤填膺的意思 悲愤填膺的成语解释 悲愤填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