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清履浊的意思 戴清履浊的读音和出处

  • dài
  • qīng
  • zhuó
成语名称:
戴清履浊
成语拼音:
[dài qīng lǚ zhuó]
成语解释:
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成语出处:
前蜀·杜光庭《都监将军周天醮词》:“伏念戴清履浊,寓世立身,事主奉亲,自家刑国,虽忠贞励节,勤瘁在公,而休祉难臻,愆违易集。”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人活在天地间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戴清履濁
英文翻译:
Dai qinglouzhuo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戴清履浊”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戴天履地 指天
更多含义:
“戴清履浊”指表面清高正直,实际行为污浊卑劣,强调内外反差与虚伪性,多用于批判伪善之人,例如某些官员假装廉洁却贪污腐败。“表里不一”泛指表面与内在不一致,范围更广,可形容性格、品质等,如看似热情实则冷漠。“口是心非”侧重语言与内心的矛盾,如嘴上赞同却暗中反对。“阳奉阴违”特指对上级或规则的表面顺从与暗中违背,如员工敷衍执行指令。“道貌岸然”突出外表庄重严肃而内在虚伪,常用于伪君子形象,如学者满口仁义道德却行为不端。这些词语均涉及内外矛盾,但“戴清履浊”更聚焦道德层面的表里分裂,其他词语或侧重言行差异,或强调权力关系中的欺骗性。

“戴清履浊”的单字解释

】: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戴手套。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1.鞋:衣履。革履。削足适履。2.踩;走:履险如夷。如履薄冰。3.脚步:步履。4.履行:履约。
】:1.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混浊。污浊。2.社会黑暗、混乱:浊世。3.声音低沉粗重:浊声浊气。

“戴清履浊”的近义词

“戴清履浊”的相关成语

“戴清履浊”的关联成语

* 戴清履浊的意思 戴清履浊的成语解释 戴清履浊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