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定乱的意思 扶危定乱的读音和出处

  • wēi
  • dìng
  • luàn
成语名称:
扶危定乱
成语拼音:
[fú wēi dìng luàn]
成语解释:
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成语例句:
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八十三回)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本事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扶危定亂
英文翻译:
deliver the country from distres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扶危定乱”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侠义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扶助 危难 平定 祸乱
更多含义:
“扶危定乱”指在危难和混乱中挽救局势,恢复稳定,强调对动荡局面的直接干预和整顿,多用于国家或社会层面的大规模危机,如战乱或政治动荡。“拨乱反正”侧重纠正错误,使混乱状态回归正轨,常用于思想、政策等领域的纠偏,如纠正错误路线。“力挽狂澜”突出在关键时刻以巨大努力阻止局势恶化,强调个人或集体的决定性作用,如挽救企业破产危机。“救亡图存”专指拯救濒临灭亡的国家或民族,适用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如抵御外敌侵略。“安邦定国”强调通过治理手段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侧重长期稳定而非临时应对,如制定治国方略。这些词语都包含应对危机的含义,但侧重点不同,“扶危定乱”更突出在动荡中主动平乱,“拨乱反正”侧重纠正错误,“力挽狂澜”强调扭转趋势,“救亡图存”聚焦存续危机,“安邦定国”注重整体治理。

“扶危定乱”的单字解释

】:1.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扶犁。扶老携幼。扶着栏杆。2.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扶苗。护士扶起伤员,给他换药。3.扶助:扶贫。扶危济困。救死扶伤。4.姓。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扶危定乱”的近义词

“扶危定乱”的相关成语

“扶危定乱”的关联成语

* 扶危定乱的意思 扶危定乱的成语解释 扶危定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