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稀泥的意思 抹稀泥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抹稀泥
成语拼音:
[mǒ xī ní]
成语解释:
〈方〉也称和稀泥,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成语出处:
老舍《我这一辈子》:“这在早年间叫做‘抹稀泥’,现在的新名词应叫着什么,我还没能打听出来。”
成语例句:
王朔《我是“狼”》:“我坚决不同意这种抹稀泥的作法。”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折中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抹稀泥
英文翻译:
mediate differences at the price of princip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抹稀泥”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三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也称 和稀泥 比喻 无原则 调解 折中
更多含义:
“抹稀泥”指处理问题不彻底,敷衍了事,带有消极色彩,强调表面掩盖矛盾而非解决根源,例如调解纠纷时草草了结。“和稀泥”与之相似,但侧重无原则调和矛盾,例如强行平息争执却不分是非,“息事宁人”则偏重平息争端以维持表面和谐,可能牺牲公正,例如为保关系劝受害者忍让。“敷衍塞责”强调应付责任却不认真,例如草率完成工作,“得过且过”突出消极应付,缺乏长远规划,例如混日子不进取。“抹稀泥”与其他词的区别在于,既包含调和矛盾的行为,又隐含对问题本质的回避,常用于批评处理方式浮于表面,缺乏彻底性。

“抹稀泥”的单字解释

】:[mǒ]1.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2.揩,擦:抹拭。哭天抹泪。3.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4.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mò]1.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墙。抹石灰。2.紧靠着绕过去:抹头。抹身。3.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mā]1.擦:抹桌子。2.按着向下移动、除去:抹不下脸来(碍于脸面或情面)。
】:1.同“”:稀少。稀见。2.事物之间不紧密,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稀疏。庄稼种得太密和太稀都不好。3.含水分多,浓度小:稀盐酸。稀饭。
】:[ní]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印泥。枣泥。[nì]1.用灰、泥等涂塞:泥墙。泥炉膛。2.死板;不灵活:拘泥。

“抹稀泥”的近义词

“抹稀泥”的相关成语

“抹稀泥”的关联成语

“抹稀泥”造句

一个匠人,抹稀泥的门道还是挺多的。

处理这种事情汪所长已经架轻就熟了,无非是抹抹稀泥,给鲍伟那边争取几个钱的赔偿,让那个范东吃吃苦头,拿起电话叫了两个警员安排了下去。

朕只好委曲求全,一味地抹稀泥

你们有了不同意见英国公可以居中抹稀泥,他适合做这个,剩下的只有高大人了所以让高大人去督师,再说高大人脾气好也比较听话。

这类抹稀泥的难处,从古至今,岂是诸葛亮一人的故事。

苏第7集团军与它的司令一样多灾多难,梅列茨科夫大将是老于世故的老滑头,抹稀泥两头光的人物,开战后又被斯大林投入监狱“教育”。

洛长风脑海浮现出小时候的记忆,当时黄安安还梳着羊角小辫,头发黄黄的,两个小家伙经常在一起摸鱼捉虾,互抹稀泥,小时候的“他”。

村长王卓敏性格耿直,为人正派,但能力平平,老好人善于抹稀泥

* 抹稀泥的意思 抹稀泥的成语解释 抹稀泥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