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济危的意思 拨乱济危的读音和出处

  • luàn
  • wēi
成语名称:
拨乱济危
成语拼音:
[bō luàn jì wēi]
成语解释: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成语出处:
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力挽狂澜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撥亂濟危
英文翻译:
Stir up trouble and relieve dang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拨乱济危”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晋朝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平定 乱世 救济 危难
更多含义:
“拨乱济危”指治理乱世、救助危难,强调在混乱与危机中同时采取治理与援助的双重手段,常用于描述宏观层面的社会拯救。“拨乱反正”侧重纠正错误、恢复秩序,对象多为思想、政策等抽象事物,手段更偏重修正。“扶危济困”或“济困扶危”则聚焦于帮助具体个体或群体脱离贫困与危险,突出物质支持与人道关怀,适用范围较小。“力挽狂澜”强调以强大力量扭转极端危机的局面,常凸显个人或集体的魄力与能力,多用于重大历史转折或灾难性事件。相比之下,“拨乱济危”兼具治理与救助的双重属性,既包含系统性整顿,又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语境上更偏向于社会整体层面的稳定与重建。

“拨乱济危”的单字解释

】:1.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拨门。拨船。拨开云雾。2.分出一部分发给;调配:拨粮。拨款。拨两个人到锻工车间工作。3.掉转:拨头便往回走。4.用于成批的人或物:工人们分成两拨儿干活儿。大家轮拨儿休息。
】: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拨乱济危”的近义词

“拨乱济危”的相关成语

“拨乱济危”的关联成语

* 拨乱济危的意思 拨乱济危的成语解释 拨乱济危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