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吻鼓舌的意思 摇吻鼓舌的读音和出处

  • yáo
  • wěn
  • shé
成语名称:
摇吻鼓舌
成语拼音:
[yáo wěn gǔ shé]
成语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成语出处:
宋·陈亮《辩士传序》:“一时鲜廉寡耻之徒往来乎其间,摇吻鼓舌,劫之以势,诱之以利。”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卖弄口才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摇吻鼓舌
英文翻译:
To kiss and drum the tongu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摇吻鼓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舌头 形容 耍弄 进行 泛指 卖弄 口才
更多含义:
“摇吻鼓舌”与“摇唇鼓舌”实为同一成语的不同写法,均指用言辞煽动或挑拨,含明显贬义,强调搬弄是非,刻意制造矛盾,如“他四处摇吻鼓舌,挑起争端”。相比之下,“巧舌如簧”侧重形容口才伶俐却用于虚伪辩解,如“骗子巧舌如簧骗走老人钱财”。“能言善辩”则为中性或褒义,仅强调口才好,如“律师能言善辩,赢得诉讼”。“口若悬河”着重描述说话流畅、滔滔不绝,如“教授讲课时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含褒义,指自信从容地表达观点,如“他在会议上侃侃而谈,条理清晰”。这些词语虽都与语言表达相关,但感情色彩与使用场景存在差异,“摇吻鼓舌”更突出恶意煽动,其余词语或中性描述能力,或褒扬表达状态,或批判虚伪言辞。

“摇吻鼓舌”的单字解释

】:摇摆;使物体来回地动:动摇。摇晃。摇手。摇铃。摇橹。摇头晃脑。
】:1.嘴唇:接吻。唇吻。2.用嘴唇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3.动物的嘴,也指低等动物的口器或头部前端突出的部分。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摇吻鼓舌”的近义词

“摇吻鼓舌”的相关成语

“摇吻鼓舌”的关联成语

* 摇吻鼓舌的意思 摇吻鼓舌的成语解释 摇吻鼓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