擐甲披袍的意思 擐甲披袍的读音和出处

  • huàn
  • jiǎ
  • páo
成语名称:
擐甲披袍
成语拼音:
[huàn jiǎ pī páo]
成语解释:
擐:穿;披:穿着。身披铠甲,穿上战袍。指准备战斗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成语例句: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擐甲披袍大丈夫,英雄敢勇有谁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擐甲披袍
英文翻译:
Armor and rob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擐甲披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穿着 身披 铠甲 穿上 战袍 准备
更多含义:
擐甲披袍侧重描述穿戴战甲战袍的动作,强调全副武装进入战斗状态,常见于古代军事语境,如“将士擐甲披袍,列阵迎敌”,披坚执锐则突出装备精良,直接参与厮杀,如“将军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严阵以待强调布防严密,保持高度戒备,如“士兵严阵以待,守卫城池”,秣马厉兵侧重战前物资与训练准备,如“秣马厉兵,筹备粮草”,枕戈待旦强调时刻警惕,武器不离身,如“边防军枕戈待旦,防备突袭”,这些词语均与战备相关,但擐甲披袍更具体化武装过程,披坚执锐强化武器与盔甲的组合,严阵以待侧重阵型布局,秣马厉兵涵盖后勤与练兵,枕戈待旦则体现持续性的戒备状态,使用时需根据动作阶段、装备细节或战略侧重加以区分。

“擐甲披袍”的单字解释

】:穿:擐甲执兵(穿着铠甲,拿着兵器)。
】:1.天干的第一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2.第一;居第一位:甲级。桂林山水甲天下。3.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甲壳。指甲。4.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甲。装甲车。5.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若干户为一甲,若干甲为一保。
】: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袍子:皮袍。棉袍儿。长袍。旗袍儿。

“擐甲披袍”的近义词

“擐甲披袍”的相关成语

“擐甲披袍”的关联成语

* 擐甲披袍的意思 擐甲披袍的成语解释 擐甲披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