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于事,慎于言的意思 敏于事,慎于言的读音和出处
- 敏
- 于
- 事
- 慎
- 于
- 言
- 成语名称:
- 敏于事,慎于言
- 成语拼音:
- [mǐn yú shì,shèn yú yán]
- 成语解释:
- 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 成语出处:
- 《论语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成语例句: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结构类型:
- 复句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敏于事,慎于言
- 英文翻译:
- Be quick at things and careful at words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敏于事,慎于言”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六字成语 复句式成语 上下句成语 M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奋勉 小心 勤勉 谨慎
- 更多含义:
- “敏于事,慎于言”出自《论语》,强调行动敏捷,言语谨慎,侧重做事与说话的平衡,其他类似词语各有侧重。“少说多做”突出行动的重要性,弱化言语谨慎的层面。“谨言慎行”出自《礼记》,言行皆重谨慎,但未突出敏捷行动。“讷言敏行”同出《论语》,强调言语迟钝而行动敏捷,与“敏事慎言”结构相反。“言多必失”专指说话过多的风险,不涉及行动。“行胜于言”强调行动成果超越空谈,侧重结果而非谨慎态度。“沉默是金”强调不说话的益处,未涉及行动效率,而“三思而后行”侧重行动前的深思熟虑,与“敏于事”的迅捷形成对比,这些词语或强调行动,或强调慎言,但侧重点与语境各不相同。
“敏于事,慎于言”的单字解释
【敏】:1.疾速;敏捷:敏感。灵敏。2.聪明;机警:聪敏。机敏。3.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敏于事,慎于言”的相关成语
敏于事,慎于言
讷于言,敏于行
急于事功
人浮于事
涩于言论
无补于事
无济于事
形于言色
于事无补
溢于言表
溢于言外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经一事,长一智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敏于事,慎于言”的关联成语
敏字的成语
于字的成语
事字的成语
慎字的成语
于字的成语
言字的成语
敏开头的成语
于开头的成语
事开头的成语
慎开头的成语
于开头的成语
言开头的成语
min的成语
yu的成语
shi的成语
shen的成语
yu的成语
yan的成语
myssyy的成语
* 敏于事,慎于言的意思 敏于事,慎于言的成语解释 敏于事,慎于言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