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拯溺的意思 救火拯溺的读音和出处

  • jiù
  • huǒ
  • zhěng
成语名称:
救火拯溺
成语拼音:
[jiù huǒ zhěng nì]
成语解释:
见“救焚拯溺”。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成语例句: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捄火拯溺
英文翻译:
Save the fire and drow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救火拯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火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救焚拯溺
更多含义:
“救火拯溺”强调在危急时刻迅速行动,同时应对两种不同险情,既指扑灭火灾又指拯救溺水者,突出紧迫性和双重救援,多用于形容紧急情况下果敢决断的行为。类似成语如“救死扶伤”专指医疗救助,对象明确为伤者病患,侧重专业性与人道关怀。“雪中送炭”强调在他人困顿时给予及时帮助,但援助内容多为物资支持,不涉及生命危险。“扶危济困”侧重长期援助,帮助对象包括贫困或陷入困境者,范围更广但紧急程度较低。“临危受命”特指在危难时接受重任,强调责任承担而非直接施救行为。“挺身而出”突出主动面对危险的勇气,不限定具体救援方式。相较而言,“救火拯溺”更具画面感与双重危机并存的特质,紧迫性最强,且直接关乎生命救援,其他词语或侧重单一情境,或弱化危急程度,或扩大援助范畴。

“救火拯溺”的单字解释

】: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救:拯救。拯民于水火之中。
】:[nì]1.淹没:溺死。2.沉迷不悟;过分:沉溺。溺爱。[niào]同“尿(niào)”。

“救火拯溺”的近义词

“救火拯溺”的相关成语

“救火拯溺”的关联成语

* 救火拯溺的意思 救火拯溺的成语解释 救火拯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