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猱升木的意思 教猱升木的读音和出处

  • jiāo
  • náo
  • shēng
成语名称:
教猱升木
成语拼音:
[jiāo náo shēng mù]
成语解释:
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成语例句:
虽是少数人代理国事,却不是少数人把持国事,怎么好藉口于天然不平等,替民贼教猱升木呢?(《晚清文学丛钞 中国现在记》第三回)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教唆坏人干坏事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教獿升木
英文翻译:
teach a monkey to climb a tre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教猱升木”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诗经的成语 比喻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猴子 爬树 比喻 指使 坏人 坏事
更多含义:
“教猱升木”出自《诗经》,比喻教唆坏人作恶或引导人做不擅长的事,强调主动传授不良技能或怂恿行恶,如教猴子爬树,隐含对象本性不善却仍被引导,贬义明显。“为虎作伥”侧重协助恶人实施暴行,突出帮凶角色,不强调教导过程。“助纣为虐”与“为虎作伥”类似,但更突出帮助已有恶行之人,而非教导新恶。“火上浇油”强调加剧矛盾或恶化事态,与教唆行为无直接关联。“推波助澜”指推动事态发展,可中性或贬义,但缺乏教导意味。“纵虎归山”强调放走敌人导致后患,与主动教唆无关。“养痈遗患”比喻纵容问题引发恶果,侧重姑息而非引导。“诱人为恶”虽近义,但未体现“教猱升木”中传授技能的特点,这些成语均含贬义,但行为方式与侧重点不同。

“教猱升木”的单字解释

】:[jiào]1.教导;教育:管教。请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兰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让:教他无计可施。教我十分为难。[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教唱歌。教小孩儿识字。师傅把技术教给徒弟。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
】:1.由低往高移动(跟“降”相对):升旗。上升。旭日东升。2.(等级)提高(跟“降”相对):升级。3.容量单位,符号L(l)。1升等于1000毫升。4.容量单位,10合(gě)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1市升合1升。5.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斗的十分之一。6.姓。
】: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教猱升木”的相关成语

“教猱升木”的关联成语

* 教猱升木的意思 教猱升木的成语解释 教猱升木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