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若观火的意思 明若观火的读音和出处

  • míng
  • ruò
  • guān
  • huǒ
成语名称:
明若观火
成语拼音:
[mí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成语出处: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成语例句:
周作人《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这个主张的理由明若观火,一国的文学如不是国民的,那么应当如何。”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明若觀火
英文翻译:
as clear-sighted as viewing a fir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明若观火”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火的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观察的成语
成语关注:
清楚 形容 事物 明晰
更多含义:
“明若观火”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的不同,“明若观火”强调对事物本质或真相的透彻理解,如同观察火焰般清晰直观,多用于形容逻辑推理或事态发展的明确性,例如“他对局势的判断明若观火”,而“洞若观火”更突出观察者的敏锐洞察力,常指对复杂问题的深入剖析,例如“他洞若观火,一眼看穿阴谋”,“一目了然”则侧重视觉上的直观明了,多描述简单事物的清晰呈现,例如“地图标识一目了然”,此外,“了如指掌”强调对细节的熟悉程度,如“他对流程了如指掌”,“显而易见”则直接指出结论的明显性,无需深入分析,例如“答案显而易见”,这些词语虽均有“清楚明白”之意,但“明若观火”更偏向于理性认知的透彻性,其他词语则分别强调洞察力、直观性、熟悉度或结论的显性特征。

“明若观火”的单字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明若观火”的近义词

“明若观火”的相关成语

“明若观火”的关联成语

* 明若观火的意思 明若观火的成语解释 明若观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