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鉴万里的意思 明鉴万里的读音和出处

  • míng
  • jiàn
  • wàn
成语名称:
明鉴万里
成语拼音:
[míng jiàn wàn lǐ]
成语解释: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成语例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老哥真真是明鉴万里!怎么一猜就猜着了!”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比喻人有预见性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明鑒萬裏
英文翻译:
Learn from othe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明鉴万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万的成语 动宾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眼睛 洞察 情况 了解 清楚 形容 准确 识见
更多含义:
“明鉴万里”强调目光敏锐且深远,能洞察事物本质与长远发展,常用于赞誉他人有卓越的判断力,如“领导明鉴万里,决策果断”。“明察秋毫”侧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强调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多用于具体事务,如“法官明察秋毫,发现关键证据”。“洞若观火”突出对局势或问题的透彻理解,形容认识清晰透彻,如“他对形势洞若观火”。“高瞻远瞩”侧重长远的眼光与宏观规划,如“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引领行业变革”。“火眼金睛”源自神话,特指辨识伪装或真相的能力,如“质检员火眼金睛,查出产品瑕疵”。这些词语虽都含敏锐洞察之意,但侧重点不同,需结合语境选用。

“明鉴万里”的单字解释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2.照:水清可鉴。3.仔细看;审察:鉴别。鉴定。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鉴。台鉴。钧鉴。
】:[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明鉴万里”的近义词

“明鉴万里”的相关成语

“明鉴万里”的关联成语

“明鉴万里”造句

大王明鉴万里,倒是下官多言了。

父皇明鉴万里,自然知道这不是袁督师的错。

想来就是太后她老人家明鉴万里,必定会同意的。

然而两位天帝明鉴万里,天*下人同一心,必然也能保我妖族不灭。

父王明鉴万里,司马孚确实来见过孩儿,还送了几分厚礼。

实话给你说吧,就你这样,根本无力继承楚家的名望地位,爷爷他老人家明鉴万里,已经废掉了大伯的继承权。

* 明鉴万里的意思 明鉴万里的成语解释 明鉴万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