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兵秣马的意思 束兵秣马的读音和出处

  • shù
  • bīng
成语名称:
束兵秣马
成语拼音:
[shù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
犹厉兵秣马。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束兵秣馬
英文翻译:
prepare for the wa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束兵秣马”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马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厉兵秣马
更多含义:
“束兵秣马”强调战前整顿兵器、喂养战马,侧重于具体备战行动,如《左传》中秦晋崤之战前的准备,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厉兵秣马”突出打磨兵器与喂马并重,体现全面备战状态,“严阵以待”侧重布阵严密、警惕防御,如宋代抵御外敌时的城防部署,“枕戈待旦”强调高度警觉、随时待战,如祖逖北伐时夜间枕戈而眠,“摩拳擦掌”则偏向士气高昂、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多用于赛前或行动前的兴奋情绪,而“未雨绸缪”泛指导向性准备,不限于军事领域,如储备物资应对灾害,这些词语虽同属备战范畴,但“束兵秣马”更聚焦军械与战马的物质准备,其他成语或强调阵型、精神、时机等不同维度。

“束兵秣马”的单字解释

】: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1.牲口的饲料:粮秣。2.喂牲口:秣马厉兵。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束兵秣马”的近义词

“束兵秣马”的相关成语

“束兵秣马”的关联成语

* 束兵秣马的意思 束兵秣马的成语解释 束兵秣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