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之劳的意思 案牍之劳的读音和出处

  • àn
  • zhī
  • láo
成语名称:
案牍之劳
成语拼音:
[àn dú zhī láo]
成语解释: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成语出处:
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成语例句:
吾徒幸无案牍之劳,且有休退之日,登高能赋,此其时乎?★明·李桢《长安夜行录》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办理公文事物的劳累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案牘之勞
英文翻译:
lots of paperwor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案牍之劳”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初中生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勤奋的成语
成语关注:
案牍 公文 办理 事物
更多含义:
“案牍之劳”特指处理公文或文书工作的辛劳,强调行政事务的繁琐性,如《陋室铭》中“无案牍之劳形”,而“文山会海”侧重形容会议和文件数量过多,带有贬义色彩,多用于批评形式主义,“舞文弄墨”既可指写作或书画创作,也可贬指玩弄文字技巧,与“案牍之劳”的中性描述不同,“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而不实践,与强调实际文书工作的“案牍之劳”形成对比,“笔耕不辍”泛指持续写作,范围更广,不局限于公文,而“埋头苦干”泛指辛勤劳动,未特指文书类工作,此外,“案牍劳形”与“案牍之劳”同义,但后者更侧重“辛劳”本身,其他如“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等词语,虽可描述工作态度,但缺乏对文书工作的针对性。

“案牍之劳”的单字解释

】:1.古代端食物用的木托盘:举案齐眉。2.长条的桌子:书案。3.架起来用作台面的长木板:案板。4.事件。特指涉及法律的事件:惨案。破案。5.公务中的书面材料:有案可查。6.书面的计划、建议或决定:草案。决议案。7.同“”。
】:1.古代写字用的木简。2.公文;书信:文牍。尺牍。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案牍之劳”的近义词

“案牍之劳”的相关成语

“案牍之劳”的关联成语

“案牍之劳”造句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愁绪,湖中泛起了涟漪。

正所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更无案牍之劳形。

孝直在山间,心情舒爽,整个人都得到放松,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杂音,可以看山河秀丽,可以观长空万里,可以笑人世浮华,可以把酒临风,可以指点江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 

数百万年后,神界地界皆无父神音讯,神主、魔王,空有一身神力,却徒受案牍之劳刑,却无丝竹之乱耳,皆感倦怠。

那里终年都是春天,湖面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木楼下面是一个小湖,小湖碧波荡漾,木楼绿水环绕,这里真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

* 案牍之劳的意思 案牍之劳的成语解释 案牍之劳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