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而后已的意思 毙而后已的读音和出处

  • ér
  • hòu
成语名称:
毙而后已
成语拼音:
[bì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成语例句:
公尔忘私,毙而后已,是岂寻常所可及哉!★明·田汝成《阿寄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斃而后已
英文翻译:
do one 's best till one 's heart ceases to bea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倒下 死亡 努力工作 目的 奋斗 终生 罢休
更多含义:
“毙而后已”强调生命终结后才停止奋斗,突出献身精神,常用于褒扬为事业牺牲生命的人物,“死而后已”更侧重持续努力直至生命结束,未必涉及牺牲,使用范围更广,“鞠躬尽瘁”着重形容竭尽心力,不强调结局是否为死亡,多与“死而后已”连用,形成互补,“殚精竭虑”则专指用尽心思谋划,侧重智力层面的付出,与“毙而后已”的肉体牺牲形成对比,“尽心竭力”仅描述投入全部力量,不涉及生命终止或长期持续的状态,适用范围最宽泛。

“毙而后已”的单字解释

】:1.死(用于人时多含贬义):毙命。击毙。牲畜倒毙。2.枪毙:昨天毙了一个抢劫杀人犯。3.仆倒:多行不义必自毙。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1.停止:争论不已。2.副词。已经:早已知道。3.文言副词。太:不为已甚。吾得仲父已难矣。4.后来;不多时:其母…见长蛇数丈入榻下,已忽不见。5.古又同“”。

“毙而后已”的近义词

“毙而后已”的相关成语

“毙而后已”的关联成语

* 毙而后已的意思 毙而后已的成语解释 毙而后已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