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烧火热的意思 汤烧火热的读音和出处

  • tāng
  • shāo
  • huǒ
成语名称:
汤烧火热
成语拼音:
[tāng shāo huǒ rè]
成语解释:
谓生病发高烧。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湯燒火熱
英文翻译:
Hot soup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汤烧火热”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热的成语 火的成语 红楼梦的成语
成语关注:
生病 发高烧
更多含义:
“汤烧火热”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点和使用场景不同,“汤烧火热”多用于描述身体因疾病或创伤产生的灼热疼痛感,如高烧或烫伤,强调生理上的不适,例如“伤口汤烧火热,难以忍受”,而“心急如焚”侧重心理层面的焦躁急切,如“他心急如焚地等待结果”,与生理感受无关,“坐立不安”则描述因紧张或忧虑导致的行为状态,如“他坐立不安地来回踱步”,强调动作而非身体感觉,“如坐针毡”比喻因恐惧或愧疚产生的心理煎熬,如“犯错后他如坐针毡”,与“汤烧火热”的生理痛苦形成对比,此外,“火急火燎”多用于形容紧急匆忙的状态,如“他火急火燎地赶路”,侧重行为而非感受,总体而言,“汤烧火热”具有明确的生理症状指向性,而其他词语多与心理或行为相关。

“汤烧火热”的单字解释

】:[tāng]1.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也指烹调后以汁液为主的副食:米汤。姜汤。煲汤。2.开水;热水:赴汤蹈火。3.中药方剂。用水煎服:茵陈汤。4.也叫成汤、唐、大乙。商朝第一个君主。夏桀残酷暴虐,人民反对,诸侯叛离。汤起兵灭夏,约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亳(今河南商丘)。[shāng]〔汤汤〕水流大而急。
】:1.使东西着火:燃烧。烧毁。烧煤取暖。2.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炭。盐酸把衣服烧坏了。3.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烧茄子。红烧鲤鱼。烧羊肉。4.烹调方法,就是烤:叉烧。烧鸡。5.发烧:他现在烧得厉害。6.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烧退了。退烧了。7.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8.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有两个钱就烧得不知怎么好了!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汤烧火热”的相关成语

“汤烧火热”的关联成语

* 汤烧火热的意思 汤烧火热的成语解释 汤烧火热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