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底蕴的意思 洞悉底蕴的读音和出处

  • dòng
  • yùn
成语名称:
洞悉底蕴
成语拼音:
[dòng xī dǐ yùn]
成语解释:
洞:深入,透彻;悉:知道;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十兰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观察事物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洞悉底蘊
英文翻译:
Insigh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洞悉底蕴”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深入 透彻 知道 底蕴 事物 内容 观察 内情
更多含义:
“洞悉底蕴”指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或根源,强调对内在核心的透彻把握,常用于学术或思想领域,如“洞悉底蕴”指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或根源,强调对内在核心的透彻把握,常用于学术或思想领域。“洞察一切”侧重全面掌握表象与细节,强调范围广泛但未必触及深层,如“洞察一切”侧重全面掌握表象与细节,强调范围广泛但未必触及深层。“洞若观火”强调观察清晰透彻,多用于对形势或矛盾的直观判断,如“洞若观火”强调观察清晰透彻,多用于对形势或矛盾的直观判断。“明察秋毫”侧重细致入微,关注微小细节的发现,如“明察秋毫”侧重细致入微,关注微小细节的发现。而“入木三分”多用于形容分析或见解深刻,但不特指根源性认知,如“入木三分”多用于形容分析或见解深刻,但不特指根源性认知。这些词语均含“透彻理解”之意,但“洞悉底蕴”更突出对底层逻辑或本质的深度挖掘,而其他词汇或强调全面性,或侧重清晰度,或聚焦细节性。

“洞悉底蕴”的单字解释

】:[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1.知道:熟悉。知悉。2.尽,全:悉力。悉数归公。
】:[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伤感。6.古同“”,达到。[de]同“”。
】:1.藏蓄:蕴藏。2.聚积:蕴结。3.事理深奥的地方:底蕴。

“洞悉底蕴”的近义词

“洞悉底蕴”的相关成语

“洞悉底蕴”的关联成语

* 洞悉底蕴的意思 洞悉底蕴的成语解释 洞悉底蕴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