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清流清的意思 源清流清的读音和出处

  • yuán
  • qīng
  • liú
  • qīng
成语名称:
源清流清
成语拼音:
[yuán qīng liú qīng]
成语解释: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君道》:“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源也。君子者,治之源也。官人守数,君子养源,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源清流清
英文翻译: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源清流清”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水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源头 水清 比喻 因果 相连 事物 原好 结局 就好 领导 下属 廉洁 源清流洁
更多含义:
“源清流清”出自《荀子·君道》,强调根源的纯洁性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若源头清澈,下游自然洁净,多用于强调领导者或根本因素的重要性。与之相比,“上梁不正下梁歪”侧重描述上层行为不端导致下层效仿,突出负面影响的传递性,带有贬义色彩。“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则通过植物比喻,强调基础稳固带来的繁荣结果,多用于描述自然规律或组织发展。“因果报应”侧重善恶行为的循环反馈,带有宗教或道德劝诫意味,与“源清流清”的客观因果关系不同。此外,“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局部对整体的连锁影响,而“源清流清”更突出根源的单一主导性。这些词语虽都涉及因果关系,但侧重点各异,或强调根源,或强调过程,或强调结果,需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源清流清”的单字解释

】:1.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源。泉源。发源。源远流长。饮水思源。2.来源:货源。资源。病源。3.姓。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源清流清”的近义词

“源清流清”的相关成语

“源清流清”的关联成语

* 源清流清的意思 源清流清的成语解释 源清流清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