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骨爨骸的意思 炊骨爨骸的读音和出处

  • chuī
  • cuàn
  • hái
成语名称:
炊骨爨骸
成语拼音:
[chuī gǔ cuàn hái]
成语解释:
指军队没有粮食,只好拿人马的骨骸来做饭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鹄形菜色皆穷民饥饿之形;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炊骨爨骸
英文翻译:
Cooking bones and bon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炊骨爨骸”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军队 没有 粮食 人马 骨骸 做饭
更多含义:
“炊骨爨骸”指用尸骨作燃料烧煮食物,强调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手段,直接描述行为本身的残酷性,如战争或饥荒中的惨状,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易子而食”突出人性在绝境中的扭曲,以交换子女为食体现伦理崩溃,“析骸以爨”与“炊骨爨骸”意义相近,但更侧重“劈开尸骨当柴烧”的动作细节,而“饥寒交迫”仅泛指出饥饿与寒冷并存的困境,不涉及具体行为,“哀鸿遍野”侧重灾民流离的宏观景象,不涉及食人细节,“茹毛饮血”则形容原始生活状态,与灾难无关,总体而言,“炊骨爨骸”以直接、血腥的意象突出生存的极端性,同类词语或抽象化苦难,或弱化行为细节,或转移伦理焦点。

“炊骨爨骸”的单字解释

】:1.烧火做饭:炊具。炊烟。2.姓。
】:[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1.烧火煮饭:分爨。分居异爨(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2.灶:执爨。3.姓。
】:1.骸骨:四肢百骸。2.借指身体:形骸。病骸。遗骸。

“炊骨爨骸”的相关成语

“炊骨爨骸”的关联成语

* 炊骨爨骸的意思 炊骨爨骸的成语解释 炊骨爨骸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