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巢飞幕的意思 燕巢飞幕的读音和出处

  • yàn
  • cháo
  • fēi
成语名称:
燕巢飞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fēi mù]
成语解释:
同“燕巢于幕”。
成语出处: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收〉》::“[北虏]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吕延济注:“鱼游沸鼎,燕巢飞幕,言危之甚。言魏朝夕将破,而将军居之,亦同鱼燕之危。”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处境非常危险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燕巢飛幙
英文翻译:
Yanchaofeimu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燕巢飞幕”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燕巢于幕
更多含义:
“燕巢飞幕”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燕巢飞幕”强调处境危险而不自知,如燕子将巢筑在飘动的帷幕上,比喻依附极不稳固的环境却未察觉危机,如《左传》中“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而“鱼游沸鼎”侧重困境的不可逆转性,如鱼在煮沸的鼎中挣扎,无法逃脱,“累卵之危”强调危险状态的累积性,如叠放的蛋易倒塌,突出形势紧迫,“危如累卵”与之近义,但更侧重危险程度,“虎尾春冰”则强调危险近在咫尺,如踩虎尾踏薄冰,需时刻警惕潜在威胁,此外,“盲人瞎马”突出盲目行动带来的风险,与“燕巢飞幕”的被动性不同,而“朝不保夕”强调时间紧迫性,与“燕巢飞幕”的环境脆弱性形成对比。

“燕巢飞幕”的单字解释

】:[yàn]1.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捕食昆虫,是益鸟。2.安乐:燕安。3.古又同“饮宴”的“宴”。[yān]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为秦所灭。2.指河北北部。
】:1.鸟的窝,也称蜂、蚁等的窝:鸟巢。蜂巢。2.比喻盗匪等盘踞的地方:匪巢。倾巢出动。3.姓。
】: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1.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帐篷:帐幕。夜幕。2.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演戏或放映电影、幻灯所用的):开幕。闭幕。银幕。3.古代战争时将帅的帐篷;古代将帅或行政长官办公的地方:幕府。幕僚。4.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二幕第一场。看了这幅画,我不禁回忆起儿时生活的一幕来。5.姓。

“燕巢飞幕”的近义词

“燕巢飞幕”的相关成语

“燕巢飞幕”的关联成语

* 燕巢飞幕的意思 燕巢飞幕的成语解释 燕巢飞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