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若渴的意思 爱才若渴的读音和出处

  • ài
  • cái
  • ruò
成语名称:
爱才若渴
成语拼音:
[ài cái ruò kě]
成语解释: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就象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
成语出处:
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下卷:“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其世不我容,爱才若渴者,昌黎之诗也。”
成语例句:
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钱。(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十分爱惜人才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愛才若渴
英文翻译:
one 's love for scholars is equal to one 's thirst for water
成语故事:
爱才若渴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爱才若渴”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水的成语 韩愈的成语 A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贤才 人才 爱慕 就象 一样 形容 珍惜
更多含义:
“爱才若渴”强调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侧重表达对才能本身的珍视,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组织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与“求贤若渴”相比,后者更突出“贤”字,即对德才兼备之人的渴求,隐含品德与能力并重的标准,“礼贤下士”则侧重对待人才的态度,强调上位者以谦卑姿态尊重人才,如降低身份亲自拜访,而“思贤如渴”与“求贤若渴”意义接近,但使用频率较低,此外,“千金市骨”通过典故强调以行动彰显招揽人才的诚意,“知人善任”则突出识别与任用人才的能力,而非单纯表达渴求之情,这些词语虽都围绕重视人才展开,但侧重点各有差异,需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爱才若渴”的单字解释

】: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1.口干想喝水:解渴。又渴又饿。临渴掘井。2.迫切地:渴望。渴念。3.姓。

“爱才若渴”的反义词

“爱才若渴”的近义词

“爱才若渴”的相关成语

“爱才若渴”的关联成语

“爱才若渴”造句

校长虽然爱才若渴,但却并不真正了解这些年轻教师。

若是刘氏负君,可速来降,荆王爱才若渴,他日必委君重任,执掌三军,剿灭曹贼,不失君平生之志也。

如果不是遇到爱才若渴的郑小华,而是遇到一个妒贤嫉能的人,以我当时锋芒毕露的样子,一定会被他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一世的东方修哲依旧保留着上一世爱才若渴的心,见到有才之人便想收为己用,就算不能收为己用也会与之交好。

那当然呣,自古想弄事的英雄,谁不是爱才若渴?咱只要把久娃弄过来,就是如虎添翼。

赵白爱才若渴,此时喜悦之情尽形于色。

回到徐州,布吕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宴以显示自己是个爱才若渴的贤明之主,吕绮英将徐州文武官员中能算得上是一号人物的一一给周瑜介绍了个遍,相互交流,感情融洽。

* 爱才若渴的意思 爱才若渴的成语解释 爱才若渴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