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体的意思 父母遗体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父母遗体
成语拼音:
[fù mǔ yí tǐ]
成语解释: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成语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自身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父母遗体
英文翻译:
Remains of parent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父母遗体”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父母 身体
更多含义:
“父母遗体”源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强调子女身体是父母所赐,需珍视保全,体现孝道责任,其他类似词语侧重不同,如“孝子贤孙”赞颂孝顺品德,强调行为而非理念,“寸草春晖”以自然比喻父母恩情,突出子女难以回报的感恩心理,“晨昏定省”描述日常侍奉礼节,侧重具体行动,而“父母遗体”更抽象,蕴含对生命来源的敬畏,与“慎终追远”有相似伦理内核,但后者指向祭祀祖先的仪式性孝道,此外,“舐犊情深”等词描绘父母之爱,与“父母遗体”形成双向情感呼应,这类词语共同构成孝文化体系,角度各有侧重。

“父母遗体”的单字解释

】:[fù]1.父亲:父子。老父。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渔父。2.同“甫1”3.姓。
】: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父母遗体”的相关成语

“父母遗体”的关联成语

“父母遗体”造句

一名将父母遗体保存在冰冻棺木多年,希望有朝一日能让他们起死回生的法国男子说,在冷藏系统故障后,他终将遗体火化。

文士问蔡芳要将父母遗体送到哪儿安葬。

时而跪在父母遗体前,抱着痛哭流涕的妹妹,发誓一定要手刃不共戴天的仇人斯维因。

当林逸辰准备发怒时,已经看到了完好无损的父母遗体

而后他又将父母遗体小心的抱起放入坟墓,用双手给他们盖土。

他没有想到黑衣人如此残忍,连父母遗体都不让埋葬。

虽然到卢娇家去过夜让楚氏兄妹觉得有些别扭,但考虑到变成怪物的父母遗体还留在另一间屋子里,他们俩痛快地接受了卢娇的邀请。

等到雨过天清后,朱元璋兄弟二人赶回到山脚下,发现当时安放自己父母遗体的地方已经被山洪爆发带来的泥沙堆成了一个天然形成的坟包。

* 父母遗体的意思 父母遗体的成语解释 父母遗体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