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衣肘见的意思 牵衣肘见的读音和出处
- 牵
- 衣
- 肘
- 见
- 成语名称:
- 牵衣肘见
- 成语拼音:
- [qiān yī zhǒu jiàn]
- 成语解释:
-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成语出处:
-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成语例句:
- 牵衣肘见,步雪履穿。★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定语、状语;形容贫穷
- 结构类型:
- 连动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牽衣肘見
- 英文翻译:
- See you around the corner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牵衣肘见”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庄子的成语 Q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牵动 衣襟 露出 形容 衣不蔽体 制衣 绝缨 踵决
- 更多含义:
- “牵衣肘见”实为“捉襟见肘”,原指衣衫破烂,拉衣襟会露出手肘,后比喻处境窘迫,顾此失彼,与其他成语有细微区别。“左支右绌”侧重力量不足,应付了这边便顾不了那边,强调能力与需求的失衡。“顾此失彼”指处理事情时因疏忽导致遗漏,偏重主观失误。“入不敷出”专指经济上收入不够支出,适用范围较窄。“寅吃卯粮”强调提前透支未来资源,与“捉襟见肘”的窘迫现状形成时间维度对比。“拆东墙补西墙”则突出用错误方法临时补救,带有消极色彩。这些词语均含应对困难之意,但“捉襟见肘”更突出整体性的资源匮乏与窘态,其余成语或侧重经济问题,或强调应对方式不当。
“牵衣肘见”的单字解释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肘】: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肘儿。掣肘(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肘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牵衣肘见”的近义词
“牵衣肘见”的相关成语
“牵衣肘见”的关联成语
牵字的成语
衣字的成语
肘字的成语
见字的成语
牵开头的成语
衣开头的成语
肘开头的成语
见开头的成语
qian的成语
yi的成语
zhou的成语
jian的成语
qyzj的成语
牵衣什么什么的成语
牵什么肘什么的成语
牵什么什么见的成语
什么衣肘什么的成语
什么衣什么见的成语
什么什么肘见的成语
* 牵衣肘见的意思 牵衣肘见的成语解释 牵衣肘见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