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蒙茸的意思 狐裘蒙茸的读音和出处

  • qiú
  • méng
  • róng
成语名称:
狐裘蒙茸
成语拼音:
[hú qiú méng róng]
成语解释:
见“狐裘蒙戎”。
成语出处:
《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成语例句:
李郎彤管双碧玉,狐裘蒙茸裼惨绿。★明·陈子龙《立春前三日寄舒章京师》诗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狐裘蒙茸
英文翻译:
Fur and velve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狐裘蒙茸”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晋朝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狐裘蒙戎
更多含义:
“狐裘蒙茸”专指狐裘皮毛蓬松柔软的样子,强调视觉上的华贵或凌乱感,多用于文学描写,如《诗经》等,而“狐假虎威”以狐狸为喻,强调倚仗他人权势欺压人,侧重行为与权势的关联。“衣冠楚楚”形容外表整洁庄重,侧重整体仪态,与“狐裘蒙茸”的皮毛质感无关,“锦衣玉食”则直接描述生活奢华,强调物质享受,与服饰外观无直接联系。“貂裘换酒”突出豪放不羁的性格,侧重行为洒脱,与“狐裘蒙茸”的静态描写不同,“珠光宝气”泛指装饰华丽,侧重珠宝光泽,范围更广,而“蓬头垢面”形容外貌邋遢,与“狐裘蒙茸”的华贵意象相反,这些词语在侧重点、意象及用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狐裘蒙茸”的单字解释

】: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1.毛皮的衣服:狐裘。轻裘。集腋成裘。2.姓。
】:[méng]1.蒙昧:启蒙。2.遮盖:蒙上头巾。3.承受;遭受:承蒙指教。蒙难。4.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5.忠厚的样子。6.“蒙眬”的“蒙”。[mēng]1.欺哄:休想蒙人。2.随便胡猜:瞎蒙。3.昏迷:头发(fā)蒙。[měng]蒙古族。
】:1.草初生时细小柔软的样子:绿茸茸的一片草地。2.鹿茸:参茸(人参和鹿茸)。

“狐裘蒙茸”的近义词

“狐裘蒙茸”的相关成语

“狐裘蒙茸”的关联成语

* 狐裘蒙茸的意思 狐裘蒙茸的成语解释 狐裘蒙茸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