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鸣狗盗的意思 狐鸣狗盗的读音和出处

  • míng
  • gǒu
  • dào
成语名称:
狐鸣狗盗
成语拼音:
[hú míng gǒu dào]
成语解释: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成语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狐鳴狗盗
英文翻译:
The fox, the dog and the thief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狐鸣狗盗”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狗的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造反者 贬称
更多含义:
“狐鸣狗盗”并非常见成语,可能是“鸡鸣狗盗”的误写或衍生表达,后者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专指卑微技能或小伎俩,强调利用旁门左道解决问题,而“偷鸡摸狗”侧重形容小偷小摸或行为不端,带有道德贬低意味,“狼心狗肺”则直接批判人品低劣,忘恩负义,与行为无关,此外“狐假虎威”强调依仗他人权势欺压弱者,与“鸡鸣狗盗”的投机取巧形成对比,其他如“鼠窃狗盗”与“鸡鸣狗盗”含义接近,但更突出偷偷摸摸的特性,而“狗急跳墙”侧重走投无路时的极端反应,与策略性无关。

“狐鸣狗盗”的单字解释

】: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狐鸣狗盗”的相关成语

“狐鸣狗盗”的关联成语

* 狐鸣狗盗的意思 狐鸣狗盗的成语解释 狐鸣狗盗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