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之声的意思 百舌之声的读音和出处

  • bǎi
  • shé
  • zhī
  • shēng
成语名称:
百舌之声
成语拼音:
[bǎi shé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唠叨、多嘴。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人嘴多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百舌之聲
英文翻译:
A hundred word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百舌之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百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唠叨 多嘴
更多含义:
“百舌之声”原指百舌鸟鸣叫的嘈杂声,后比喻人喋喋不休或言辞浮夸,侧重强调多言多语却内容空洞,常用于批评说话缺乏重点或华而不实,与“喋喋不休”相比,“喋喋不休”仅描述说话频繁冗长,不涉及内容评价。“口若悬河”则强调口才好、表达流畅,多为褒义,与“百舌之声”的贬义色彩相反。“夸夸其谈”虽也指不切实际的言论,但更侧重自我吹嘘,而“百舌之声”侧重话语的重复与繁杂。“巧舌如簧”强调善于诡辩,带有欺骗性,而“百舌之声”更突出聒噪感,多用于形容无意义的争论或喧闹,与“七嘴八舌”类似,但后者多指多人议论,前者可指单人反复言说。

“百舌之声”的单字解释

】: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百舌之声”的相关成语

“百舌之声”的关联成语

* 百舌之声的意思 百舌之声的成语解释 百舌之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