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言刍议的意思 瞽言刍议的读音和出处

  • yán
  • chú
成语名称:
瞽言刍议
成语拼音:
[gǔ yán chú yì]
成语解释:
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成语出处:
《南齐书·刘善明传》:“不识忌讳,谨陈愚管,瞽言刍议,伏待斧钺。”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自谦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瞽言刍议
英文翻译:
A discussion on the word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瞽言刍议”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瞎眼 刍议 平民 言论 盲人
更多含义:
“瞽言刍议”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点和使用场景的不同。“瞽言刍议”强调言论的浅薄粗陋,常用于自谦,指自己的见解不成熟,如“瞽”指盲人,比喻见识不足,“刍议”指草野之人的议论,整体突出地位低微与见解粗浅,与“刍荛之见”相似,但后者更侧重普通人的意见,语气稍显中性。相比之下,“一得之见”虽也用于自谦,但隐含“偶然有所得”的意味,不强调身份低微。“管见所及”则突出视野狭窄,仅限个人所见,与“瞽言”的“见识不足”形成呼应,但更侧重局限性而非谦卑。此外,“愚者千虑”强调愚笨者的偶然思考,与“瞽言”的自贬不同,多用于宽慰或鼓励他人。这些词语均含自谦色彩,但“瞽言刍议”更突出因地位或见识导致的言论粗浅,书面色彩较强,使用频率较低。

“瞽言刍议”的单字解释

】:1.眼睛瞎:瞽者。2.指没有识别能力的:瞽说(不达事理的言论)。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1.喂牲畜的草:反刍。2.割草。3.谦辞。称自己的言论、见解等:刍言。刍议。
】:1.讨论;商量:自报公议。2.意见:建议。提议。3.评论:物议。无可非议。

“瞽言刍议”的反义词

“瞽言刍议”的相关成语

“瞽言刍议”的关联成语

* 瞽言刍议的意思 瞽言刍议的成语解释 瞽言刍议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