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身糜躯的意思 碎身糜躯的读音和出处

  • suì
  • shēn
成语名称:
碎身糜躯
成语拼音:
[suì shēn mí qū]
成语解释:
犹碎首糜躯。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谕诚》:“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碎身蘪軀
英文翻译:
Broken bod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碎身糜躯”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碎首糜躯
更多含义:
“碎身糜躯”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点和使用场景,碎身糜躯强调身体被彻底摧毁的惨烈状态,多用于描述为某种信念或事业付出生命的极端牺牲,如“碎身糜躯,以报君恩”,而“粉身碎骨”更侧重结果上的彻底毁灭,既可指主动牺牲,也可指意外惨死,如“炸药一响,敌人粉身碎骨”,相比之下,“肝脑涂地”突出奉献的极端性,常与“在所不辞”连用,体现忠诚态度而非实际死亡状态,“赴汤蹈火”则强调不畏艰险的过程,未必涉及牺牲生命,如“愿为将军赴汤蹈火”,此外,“鞠躬尽瘁”侧重尽心尽力直至生命终结,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弱化了肉体毁灭的意象,而“马革裹尸”专指战死沙场的军人结局,带有悲壮色彩,碎身糜躯因其字面血腥感,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强调牺牲精神的修辞语境。

“碎身糜躯”的单字解释

】:1.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碗摔碎了。2.使碎:碎石机。碎尸万段。3.零星;不完整:碎布。琐碎。4.絮烦;唠叨:嘴太碎。
】: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mí]1.粥。2.腐烂;糜烂。3.浪费:糜费。[méi]糜子,也叫穄(jì)子。一年生草本植物。与黍同类,但子实不黏。是耐旱、耐碱的谷类作物。
】:身体:身躯。七尺之躯。为国捐躯。

“碎身糜躯”的近义词

“碎身糜躯”的相关成语

“碎身糜躯”的关联成语

* 碎身糜躯的意思 碎身糜躯的成语解释 碎身糜躯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