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惊鬼怕的意思 神惊鬼怕的读音和出处

  • shén
  • jīng
  • guǐ
成语名称:
神惊鬼怕
成语拼音:
[shén jīng guǐ pà]
成语解释:
让神仙吃惊,让鬼神害怕。形容人的武艺勇猛过人,也指让人十分惊惧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那士信足智多谋,熟于兵法,人号为‘小张飞’,使有一条铁鞭,神惊鬼怕。”
成语例句: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7回:“你道这车子上坐的四个是什么人?说出来神惊鬼怕!”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神惊鬼怕
英文翻译:
Fear of ghost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神惊鬼怕”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神仙 吃惊 鬼神 害怕 形容 武艺 过人 惊惧
更多含义:
“神惊鬼怕”强调超自然的震慑力,指连鬼神都感到畏惧,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超越常理的威慑力,如“神惊鬼怕的威势”,其他类似成语侧重不同,例如“鬼哭神嚎”描绘凄厉恐怖的场景,常用于形容声音或环境,“惊天地泣鬼神”强调事件或情感的巨大影响力,多指悲壮或震撼的壮举,“神出鬼没”突出行踪隐秘、难以捉摸,不直接表达恐惧感,而“闻风丧胆”侧重敌人听到风声就吓破胆,主体是敌方,与“神惊鬼怕”的主客体关系不同,此外,“望而生畏”形容常人因威严或艰险而产生畏惧,对象多为具体事物或困难,不涉及超自然元素,相比之下,“神惊鬼怕”更具夸张色彩,常用于文学渲染或强调极端威慑效果。

“神惊鬼怕”的单字解释

】: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惊慌。吃惊。2.惊动:打草惊蛇。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惊了。
】: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害怕;畏惧:老鼠怕猫。任何困难都不怕。2.禁受不住:瓷器怕摔。3.担心:他怕你不知道,要我告诉你一声。4.表示估计,有时还含有忧虑、担心的意思:这个瓜怕有十几斤吧。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怕要出大问题。

“神惊鬼怕”的相关成语

“神惊鬼怕”的关联成语

* 神惊鬼怕的意思 神惊鬼怕的成语解释 神惊鬼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