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操的意思 箕山之操的读音和出处

  • shān
  • zhī
  • cāo
成语名称:
箕山之操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cāo]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成语出处:
《后汉书 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
成语例句: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1回:“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箕山之撡
英文翻译:
Jishanzhicao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箕山之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描写山水的成语 山的成语 山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用以 称誉 不愿 乱世 做官 箕山之节
更多含义:
“箕山之操”特指隐士高洁的节操,源自传说中许由隐居箕山的故事,强调不慕名利、坚守志节的精神境界,与“梅妻鹤子”“采菊东篱”等同属隐逸类词语,但侧重点不同。“梅妻鹤子”侧重隐居生活的具体形态,如林逋以梅鹤为伴的生活方式,“采菊东篱”则突出田园闲适的情趣,如陶渊明的悠然心境,而“箕山之操”更强调道德层面的坚守,不涉具体行为。“高山流水”虽与隐逸相关,但核心在于知音难觅的友情,与操守无关,“东山再起”则暗含暂时隐退后重返仕途的志向,与箕山之操的彻底避世形成对比,其他如“归隐田园”“淡泊明志”等词语虽含义相近,但或泛泛而谈,或仅描述心态,缺乏“箕山之操”对人格气节的强烈聚焦。

“箕山之操”的单字解释

】: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抓在手里;拿:操刀。2.掌握;控制:操纵。稳操胜券。操生杀大权。3.做(事);从事:操作。操劳。重操旧业。4.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操英语。操吴语。5.操练:操演。出操。6.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体操。早操。工间操。健美操。做几节操。7.品行;行为:操守。操行。8.姓。

“箕山之操”的近义词

“箕山之操”的相关成语

“箕山之操”的关联成语

* 箕山之操的意思 箕山之操的成语解释 箕山之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