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的意思 绝圣弃智的读音和出处

  • jué
  • shèng
  • zhì
成语名称:
绝圣弃智
成语拼音:
[jué shèng qì zhì]
成语解释: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指摒弃聪明智巧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絶聖棄智
英文翻译:
abandon sacrament and wisdom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绝圣弃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老子的成语 聪明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智慧 聪明 弃绝 聪明才智 返归 无为而治 思想
更多含义:
“绝圣弃智”出自《道德经》,主张摒弃世俗推崇的圣贤与智慧,强调回归自然无为,是道家对人为造作的批判,带有哲学层面的彻底否定。类似成语如“大智若愚”侧重表面愚钝而内在睿智,属处世智慧,不否定智慧本身。“韬光养晦”强调隐藏才能等待时机,具有策略性,与道家无为不同。“明哲保身”偏向于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可能包含妥协成分,而“绝圣弃智”则指向对“圣”“智”概念的根源性质疑。“大巧若拙”与“绝圣弃智”同属道家思想,但前者强调返璞归真的技艺境界,后者更具颠覆性,直接否定圣智的价值体系。这些词语差异在于,儒家系成语多含积极入世色彩,道家系则侧重消解人为标准,体现不同哲学立场。

“绝圣弃智”的单字解释

】:1.断:隔绝。络绎不绝。2.穷尽;净尽;没有出路的:绝望。弹尽粮绝。绝境。3.副词。1.极:绝大多数。绝妙。2.全然;绝对:绝无其事。4.独一无二的:绝技。5.气息中止;死亡:气绝。悲痛欲绝。6.绝句:七绝。
】:1.最崇高的:圣地。神圣。2.称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圣手。诗圣。3.指圣人:圣贤。4.封建社会尊称帝王:圣上。圣旨。5.宗教徒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圣经。圣灵。6.姓。
】:1.放弃;扔掉:抛弃。舍弃。遗弃。弃权。弃之可惜。2.姓。
】: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绝圣弃智”的近义词

“绝圣弃智”的相关成语

“绝圣弃智”的关联成语

“绝圣弃智”造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圣弃智(全书完)作者:凤兮凡鸟。

钟情于剑,绝情于人,以人心入剑,感人世之挚情,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扑,少私寡欲’。

圣人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绝圣弃智的意思 绝圣弃智的成语解释 绝圣弃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