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涉水的意思 翻山涉水的读音和出处

  • fān
  • shān
  • shè
  • shuǐ
成语名称:
翻山涉水
成语拼音:
[fān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
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成语出处: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可是这会,红军就要和我们分手了,他们要翻山涉水地远征了……”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飜山涉水
英文翻译:
Mountain and wat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翻山涉水”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山岭 大河 翻山越岭 过河 形容 路途 奔波
更多含义:
“翻山涉水”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翻山涉水强调跨越自然障碍的艰辛,突出克服地理阻隔的具体动作,如翻越高山、蹚过河流,常用于描述旅途的劳苦或任务的艰巨,而“跋山涉水”与之含义高度接近,但“跋”字更突出长途行走的疲惫感,适用范围更广,如科研考察、行军等,翻山越岭则侧重强调翻越多座山岭的过程,弱化涉水部分,突出山路的险阻,风餐露宿着重描写旅途中的生活状态,如露天食宿的艰苦,与自然对抗的意味较弱,披荆斩棘则比喻扫除人为或自然障碍,带有开拓进取的象征意义,多用于事业突破或创新领域,此外“赴汤蹈火”侧重表达不畏危险的决心,与地理障碍无关,而“千里迢迢”仅强调距离遥远,不涉及具体行动方式,这些词语虽都体现艰辛历程,但核心意象各有侧重,翻山涉水的独特价值在于同时呈现山与水的双重挑战,形成空间纵深感。

“翻山涉水”的单字解释

】: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1.从水里走过去。泛指从水上经过:跋山涉水。远涉重洋。2.经历:涉险。3.牵连;相关:牵涉。涉及。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翻山涉水”的近义词

“翻山涉水”的相关成语

“翻山涉水”的关联成语

“翻山涉水”造句

可以的话,我会多去旅行,翻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怕去一去。

变故迭生迷茫起,翻山涉水求通达。

所以萧逸就带着几个山贼翻山涉水,从荒野之间绕过了千灯城,再朝西而行,准备夜走古马道。

闲了还可以跟个民俗学家似的,翻山涉水去告诉那些忠厚老实的乡亲们,什么图腾,什么信仰,什么本祖崇拜,一切的一切都是幻觉,都是虚妄,虚妄。

巫咸国算是巫师的培训基地吧,每年都各部落选出有天资的少年,翻山涉水历经险阻去“报考”。

却说程咬金擎了苏海令箭,顺利出了敌军营寨,紧催坐下马,一路翻山涉水冲州撞府,不一日进了朱雀门,风尘仆仆跪倒在太极殿上。

我这马儿乃是宝马名驹,天龙下凡,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翻山涉水,如履平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天上难找,世上难寻。

如果有了路,以后村子里上省城换取日常所需也就不用背着大包小包翻山涉水的那么麻烦了,直接往公车上一坐半天就可以到了。

* 翻山涉水的意思 翻山涉水的成语解释 翻山涉水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