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则诵的意思 耳闻则诵的读音和出处

  • ěr
  • wén
  • sòng
成语名称:
耳闻则诵
成语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成语解释: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成语例句:
我希望有耳闻则诵的本事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耳聞則誦
英文翻译:
with good memor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耳闻则诵”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E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就能 出来 形容 记忆力
更多含义:
“耳闻则诵”强调通过听觉记忆迅速掌握内容,专指听过后能立即背诵,侧重听觉渠道的记忆能力,例如《晋书》中记载苻融“耳闻则诵,过目不忘”,类似成语如“过耳成诵”与之含义接近,“过目不忘”则突出视觉记忆,强调看过后不会遗忘,“博闻强记”侧重广泛涉猎与牢固记忆的结合,强调知识广度与记忆深度,“一目十行”形容阅读速度快,但未必强调记忆准确,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于记忆方式、感官渠道及能力侧重的不同,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

“耳闻则诵”的单字解释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1.听见:听而不闻。耳闻不如目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见闻。新闻。奇闻。3.有名望的:闻人。4.名声:令闻。秽闻。5.用鼻子嗅: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6.姓。
】:1.规范;榜样:以身作则。2.规则:细则。3.效法:则先烈之言行。4.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表示转折关系:欲速则不达。5.是;乃是:此则余之过也。6.与“作”义相近,宋、元、明小说戏曲里常用:则甚(作什么)。不则声。7.量词。用于成文的条数:试题三则。新闻两则。
】:1.朗读;读出声音来:朗诵。诵诗。2.背诵:过目成诵。3.述说:传诵。称诵。

“耳闻则诵”的近义词

“耳闻则诵”的相关成语

“耳闻则诵”的关联成语

* 耳闻则诵的意思 耳闻则诵的成语解释 耳闻则诵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