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坦白的意思 胸怀坦白的读音和出处

  • xiōng
  • huái 怀
  • tǎn
  • bái
成语名称:
胸怀坦白
成语拼音:
[xiōng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成语例句:
王朔《枉然不供》:“胸怀坦白,问心无愧,夜道遇鬼胆气壮,半夜敲门心不惊。”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胷懷坦白
英文翻译:
Be fran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胸怀坦白”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坦率 形容 心地 纯洁 诚恳 光明正大
更多含义:
“胸怀坦白”强调内心的坦荡真诚,毫无隐藏,侧重强调不隐瞒个人态度或想法,常与思想、态度相关,如“他胸怀坦白,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光明磊落”更突出行为正直无私,强调行事公开、符合道德标准,如“他做事光明磊落,令人敬佩”。“襟怀坦白”与“胸怀坦白”含义接近,但前者更侧重胸襟开阔、包容豁达,如“他襟怀坦白,不计较小事”。“坦荡无私”则强调无私心杂念,多用于形容品格纯粹,如“他一生坦荡无私,深受爱戴”。“表里如一”强调言行与内心一致,不虚伪,如“他为人表里如一,值得信赖”。这些词语均表达正直品质,但“胸怀坦白”更聚焦于内心的直率与真实,其他词语则各有侧重,或强调行为磊落,或突出品格纯粹,或注重内外一致。

“胸怀坦白”的单字解释

】: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胸。胸有成竹。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1.平而宽广:坦途。2.心里安定:坦然。3.直率;没有隐讳:坦率。坦白。
】: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胸怀坦白”的近义词

“胸怀坦白”的相关成语

“胸怀坦白”的关联成语

“胸怀坦白”造句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胸怀坦白,光明磊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白居易也认为,保持简朴的生活可以让自己胸怀坦白,痛快生活,他说:“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远离漩涡,胸怀坦白,光明磊落做人,堂堂正正走路,任何计谋奈我如何。

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

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

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忠诚的,积极的,正直的。

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正直的。

尽管我胸怀坦白,依然会被社会非难,我不想成为你的负担,我放弃了寻找你。

《正大光明》是同治御笔亲题,他自勉自己作为君王要公正无私、胸怀坦白,言行正派。

* 胸怀坦白的意思 胸怀坦白的成语解释 胸怀坦白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