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之毛的意思 腹背之毛的读音和出处

  • bèi
  • zhī
  • máo
成语名称:
腹背之毛
成语拼音:
[fù bèi zhī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成语例句:
宋·方岳《回史督相启》:“微如腹背之毛,亦玷齿牙之论。”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腹背之毛
英文翻译:
insignifican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腹背之毛”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无足轻重 事物
更多含义:
“腹背之毛”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该成语出自《左传》,字面指腹部和背部的毛发,比喻无关紧要的事物或人,强调存在感低、价值微小,如团队中无贡献者被称为“腹背之毛”,而“鸡毛蒜皮”侧重琐碎小事,如邻里争吵多因小事,不涉及整体价值判断,“无足轻重”直接强调缺乏重要性,适用范围更广,如某个细节对计划无影响,“微不足道”突出数量或价值微小,如捐款数额虽小但有意义,与“腹背之毛”不同,“九牛一毛”强调比例上的极少,如个人贡献在集体中显得渺小,而“腹背之毛”更侧重个体本身的重要性不足,如团队中可有可无的角色,此外,“无关痛痒”指对结果无影响,如修改无关紧要的文案,而“腹背之毛”隐含对存在意义的否定,整体上,这些词语虽都表达“不重要”,但“腹背之毛”更突出整体存在的无关紧要性,其他词语或侧重琐碎、数量、比例,或强调结果无影响。

“腹背之毛”的单字解释

】: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腹背之毛”的近义词

“腹背之毛”的相关成语

“腹背之毛”的关联成语

* 腹背之毛的意思 腹背之毛的成语解释 腹背之毛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