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土阶的意思 茅茨土阶的读音和出处

  • máo
  • jiē
成语名称:
茅茨土阶
成语拼音:
[máo cì tǔ jiē]
成语解释: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成语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成语例句:
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陃。(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茅茨土階
英文翻译:
a simple build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茅茨土阶”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茅草 泥土 台阶 形容 房屋 简陋 生活 俭朴
更多含义:
“茅茨土阶”形容居所简陋,以茅草覆顶,泥土为阶,侧重强调建筑的朴素原始,多用于褒扬清廉节俭或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如《后汉书》中“茅茨土阶,以俭率下”。类似成语如“蓬门荜户”也指贫寒住所,但更突出材质的粗劣与环境的破败,如荆条编门,竹子作窗,隐含对贫困状态的客观描述。“家徒四壁”则强调屋内空无一物,侧重物质极度匮乏的直观景象,不带褒贬色彩。“瓮牖绳枢”以破瓮为窗,绳索系门轴,侧重居所破旧衰朽的细节,暗含生活窘迫的无奈感。相比之下,“茅茨土阶”更具古典雅致,常与隐士或贤臣的清高品格关联,而其他词语多直白描述贫穷状态,情感倾向或中性或消极。

“茅茨土阶”的单字解释

】:1.白茅。2.(Máo)姓。
】:1.用茅草和芦苇盖屋,也指用茅草盖的屋。2.蒺藜。
】: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1.台阶:阶梯。2.区分高低的等级:官阶。音阶。

“茅茨土阶”的近义词

“茅茨土阶”的相关成语

“茅茨土阶”的关联成语

“茅茨土阶”造句

大山深处,忽地闪出几户人家,都是茅茨土阶,显出一种古朴的风味。

“唐尧、虞舜茅茨土阶,夏禹、文王恶衣卑室。

华府康衢在其北,茅茨土阶在其南,其东郭里,神林尧陵之所在也,其西则藐姑射之山,神人所居也……

所以,茅茨土阶,粗衣粝食,而能安之如怡。

苏轼环视四下,虽是村野小镇,茅茨土阶,却也干净整洁,四张木桌,十余把杉木椅,临墙是五尺高的柜台,柜台上放着笔墨账簿与黑漆算盘。

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可复行于今。

虽然整体建筑仍然是“茅茨土阶”,但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算考究,地面很可能抹有白砂浆,屋檐上覆盖着成片青瓦,并拥有木石结构的排水通道。

其中一号宫殿基址面阔40米,进深12米,是一座外设回廊、内分四室、木骨泥墙的“茅茨土阶”式高台寝殿建筑。

* 茅茨土阶的意思 茅茨土阶的成语解释 茅茨土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