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直笔的意思 董狐直笔的读音和出处

  • dǒng
  • zhí
成语名称:
董狐直笔
成语拼音:
[dǒng hú zhí bǐ]
成语解释: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尊重历史事实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蕫狐直筆
英文翻译:
Dong huzhibi
成语故事:
董狐直笔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董狐直笔”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左传的成语 为人正直的成语 春秋成语
成语关注:
史官 直笔 事实 记载 敢于 秉笔直书 尊重 史实 权贵 正直 史家
更多含义:
“董狐直笔”特指史官不畏强权、如实记录历史的职业操守,出自《左传》中董狐记载赵盾弑君之事,强调史官的真实性与正直精神,与权力对抗的勇气,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秉笔直书”泛指写作时客观记录,不局限于史官,如文天祥《正气歌》提及董狐,但词义更宽泛。“直书不讳”强调坦率表达,不隐瞒过错,如《晋书》中用该词赞人直言,但未特指历史记载。“不虚美,不隐恶”出自《汉书》,指史书既不过分赞美也不掩盖恶行,强调全面性,与“董狐直笔”的对抗性不同。“实事求是”侧重依据事实探求真相,应用范围更广,不限于历史领域。“刚正不阿”形容人品正直,未特指书写行为,而“董狐直笔”将道德品格与职业行为结合,成为史学精神的象征。

“董狐直笔”的单字解释

】:1.监督管理:董督。董事。2.董事:商董。校董。
】: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董狐直笔”的相关成语

“董狐直笔”的关联成语

* 董狐直笔的意思 董狐直笔的成语解释 董狐直笔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