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腹龟肠的意思 蝉腹龟肠的读音和出处

  • chán
  • guī
  • cháng
成语名称:
蝉腹龟肠
成语拼音:
[chán fù guī cháng]
成语解释:
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成语出处:
《南齐书 王僧虔传》:“蝉腹龟肠,为日已久,饥虎能吓,人遽与肉;饥麟不噬,谁为落毛?”
成语例句:
唐·陆龟蒙《逸句》:“但说漱流并枕石,不辞蝉腹与龟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挨饿或穷困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蟬腹龜腸
英文翻译:
Cicada's intestin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蝉腹龟肠”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水的成语 比如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成语关注:
古人 认为 乌龟 喝水 比喻 饥饿
更多含义:
“蝉腹龟肠”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比喻手法和侧重点,该成语以蝉的腹部和龟的肠道为喻,形象描绘极度饥饿或生活贫困的状态,强调生理上的匮乏感,与“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等词相比,后者更直接描述经济或物质条件的缺失,如“一贫如洗”突出财产空虚,“家徒四壁”强调住所简陋,而“饥寒交迫”则同时涵盖饥饿与寒冷双重困境,此外,“蝉腹龟肠”带有文学化的含蓄表达,常见于古文或书面语境,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等词更口语化,直指基本生存需求未满足,总体而言,这些词语虽均与贫困相关,但“蝉腹龟肠”更侧重以生物特征隐喻饥饿,兼具诗意与画面感。

“蝉腹龟肠”的单字解释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植物的汁。
】: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蝉腹龟肠”的相关成语

“蝉腹龟肠”的关联成语

* 蝉腹龟肠的意思 蝉腹龟肠的成语解释 蝉腹龟肠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