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橛之虞的意思 衔橛之虞的读音和出处

  • xián
  • jué
  • zhī
成语名称:
衔橛之虞
成语拼音:
[xián jué zhī yú]
成语解释:
同“衔橛之变”。
成语出处:
明·何景明《功实篇》:“夫利猛兽之乐者忘衔橛之虞。”
成语例句:
清·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一旦有触藩之变、衔橛之虞……京师岂复有可存之地哉!”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銜橜之虞
英文翻译:
The peril of a bi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衔橛之虞”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X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更多含义:
“衔橛之虞”指因器具失控引发的潜在危险,特指交通工具或机械故障,如马嚼脱落导致车马失控,侧重具体隐患的客观存在,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未雨绸缪”强调提前防备,未发生风险时主动准备,如储蓄应对意外。“防微杜渐”关注小问题扩大前的干预,如及时处理小错避免大祸。“曲突徙薪”侧重主动消除隐患,如改变烟囱结构避免火灾。“亡羊补牢”强调事后补救,如损失后修复漏洞,而“衔橛之虞”本身不涉及补救行为。此外,“衔橛之虞”多用于交通、机械场景,其他成语适用范围更广,如生活、管理等领域。这些词语共同点是警示风险,但“衔橛之虞”更聚焦于器物失控的直接隐患,其余则侧重预防、干预或善后的不同阶段。

“衔橛之虞”的单字解释

】:1.马嚼子。2.用嘴含:燕子衔泥。3.怀在心里:衔恨。4.接受:衔命。5.职务和级别的名号:职衔。军衔。大使衔。
】:橛子:钉上一个小木橛儿。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猜测;预料:不虞。2.忧虑:兴修水利,水旱无虞。无冻馁之虞。3.欺骗:尔虞我诈。4.传说中的朝代名,舜所建。5.周朝国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6.姓。

“衔橛之虞”的近义词

“衔橛之虞”的相关成语

“衔橛之虞”的关联成语

* 衔橛之虞的意思 衔橛之虞的成语解释 衔橛之虞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