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与夺的意思 褒贬与夺的读音和出处

  • bāo
  • biǎn
  • duó
成语名称:
褒贬与夺
成语拼音:
[bāo biǎn yǔ duó]
成语解释:
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未必当允,而褒贬与夺,或失准格。”
成语例句:
若使修著一代之典,褒贬与夺,诚一时之俊也。★《晋书·祖逖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褒貶與奪
英文翻译:
Praise and demeri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褒贬与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给予 事物 批评
更多含义:
“褒贬与夺”指对人或事物进行赞扬或批评,给予或剥夺,强调评价与决断的双重性,常用于全面评判与处理,其他类似成语侧重不同,“褒善贬恶”仅强调赞扬善行、贬斥恶行,突出道德立场,“惩恶扬善”侧重通过惩罚与奖赏维护正义,带有行动导向,“臧否人物”专指对人物好坏进行评价,范围较窄,“评头论足”多指对细节挑剔议论,含贬义,“盖棺论定”强调等人死后才下结论,与“褒贬与夺”的动态评判形成对比,这些词语或侧重道德评判,或限定对象范围,或强调结论时机,而“褒贬与夺”更突出综合判断与处置权,涵盖评价与决策的完整过程。

“褒贬与夺”的单字解释

】: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褒奖。褒扬。2.(衣服)肥大:褒衣博带(宽袍大带)。
】:1.降低(封建时代多指官职,现代多指价值):贬黜。贬值。他曾被朝廷贬到边远地区做官。2.指出缺点,给予不好的评价(跟“褒”相对):他被贬得一无是处。
】:[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
】: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褒贬与夺”的相关成语

“褒贬与夺”的关联成语

* 褒贬与夺的意思 褒贬与夺的成语解释 褒贬与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